小動作 輕鬆做 簡單擺脫酸麻痛
現代社會忙碌的生活型態中,許多民眾過著久坐不動的坐式生活,所以文明病也隨之增多。算算看一天能站著的時間有多少?想想看上次運動是多久之前?有多久沒有到戶外走走?再想看看每天花了多少時間坐在椅子上?下班回家後,是否又持續著坐式生活?
身體機能會隨著年紀的增加而逐漸退化,像是心肺耐力、肌力、肌耐力、柔軟度、關節活動度的逐年衰退可能造成生活品質下降,甚至使慢性疾病的發生率上升。缺乏身體活動的坐式生活型態會加速身體機能的退化,例如肌力不足、姿勢不正確、肌肉痠痛、慢性發炎、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等,這些都是坐式生活對身體發出的健康警訊,適度的身體活動能改善坐式生活所造成的健康問題,但只有少數人有規律的運動習慣。
期缺乏運動與姿勢不良容易造成許多典型的症狀,例如:現代人喜歡低頭滑手機,長時間不良的姿勢容易造成肩頸肌肉緊繃、影響血液循環,造成肌肉疲勞,導致長期的肩頸痠痛;許多人上班時需長時間的使用電腦,無數次的敲擊鍵盤與按壓滑鼠,導致肌肉產生慢性發炎與手指酸、麻、痛等不適症狀,這便是腕隧道症候群,也就是俗稱的「滑鼠手」;上班長時間坐在椅子上辦公,回到家又癱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長時間姿勢不良的坐式生活,會造成下背痛、臀部無力、下肢無力、下肢循環不佳、與骨質疏鬆等問題。上述症狀會對日常生活造成許多不便與困擾,甚至會影響健康,造成生活品質的不佳。
對於坐式生活者的建議:
- 改善不良姿勢(如:歪坐、斜肩、低頭、三七步):保持直立與正確的坐姿,背部與臀部坐好坐滿,減少下背部壓力。
- 保持身體活動:利用時間多活動,避免身體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造成肌肉延展性不足、萎縮與筋膜沾黏。
- 保持肌力訓練:例如上班時可多利用腳踏車當交通工具,或是提早下車增加步行距離、減少搭電梯改用爬樓梯都是非常好的運動,也可以在看電視時同時做運動。
- 勤做伸展:緊繃的肌肉需要靠伸展來幫助放鬆,多伸展也能使肌肉保有適當的彈性、增加關節活動度、促進血液循環。
勞動≠運動,許多人無法分辨勞動與運動的差別,以為勞動便等於運動。一整天辛勤的工作,流了滿身大汗,許多人以為這就是運動,實際上勞動是不能取代運動的,勞動通常是身體局部長時間重複某種固定的動作,較容易造成傷害、疲勞與壓力的累積;運動通常是全身性的活動且運動的時間與種類也可按照個人喜好做調整,能夠促進身體健康與調劑身心。適當且規律的運動能強化肌力、改善血液循環、提升心肺耐力、增加骨質密度、減少壓力並提升睡眠品質,身體機能提升也能相對減少疾病發生的風險。
有許多簡單的運動與伸展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促進健康的同時,也能擺脫文明病造成的酸、麻、痛,要活就要動,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與伸展,可以使生活過得更有質感,希望大家不要忽略運動促進身體健康這一帖良藥。
肩頸伸展 | |
伸展肩頸:
|
|
注意事項:
|
上背肌群伸展 | ||
伸展上背肌群:
|
||
注意事項:
|
前臂肌肉伸展 | |
伸展前臂肌肉:
|
--------------------------------------
劉浩霖
揚昇高爾夫球場 運動傷害防護師
台北市立體育學院 體育與健康學系 碩士
中華民國合格運動傷害防護師
--------------------------------------